通知公告

  • 2025
    10-13
    我校202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现将名单予以公示(见附件),若对公示人员的拟录取资格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实名向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反映。最终录取名单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和教育部审核通过为准。公示时间:2025年10月13日-10月19日。邮箱:grad_admission@ouc.edu.cn。电话:0532-66782080。附件:中国海洋大学202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 2025
    10-10
  • 2025
    10-09
    本通知仅限于中国海洋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3752),其他报考点要求请参见相关通知。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2026年山东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接收要求及条件》(附件1)要求,中国海洋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3752)接收的考生须满足下述条件之一:1.报考中国海洋大学,本科高校驻地在青岛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教学点所在地为青岛市)。注:高校的异地分校(校区)的应届毕业生按分校(校区)所在地政策执行,如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按照潍坊市招生考试研究院政策执行。2.报考中国海洋大学,户籍在青岛市的其他考生(含往届、自考、网络教育等,不含本科高校驻地非青岛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下同),网上确认时需提供户口簿(集体户口需提供集体户口首页和个人户口页)。3.报考中国海洋大学,工作在青岛市的其他考生,网上确认时需提供工作证明(模板见附件2)及青岛市社保证明(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查询功能统一格式打印的青岛市职工社会保险参保证明为准,一般应至少包含2024年8月至10月的记录)。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报考点不得选择中国海洋大学报考点,请按要求选择相应报考点进行报名及
  • 2025
    09-29
    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二、招生类别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我校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就业方式为非定向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除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取多种形式和灵活时间在职学习,就业方式为定向就业。三、招生专业及计划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或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ouc.edu.cn)查看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
  • 2025
    09-29
    欢迎报考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为方便大家复习备考,现将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进行公布,并说明如下:1.统考计划将于10月10日前公布。2.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代码第三位为“5”或“6”的专业为专业学位专业(领域),第五位为“Z”的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专业,第五位为“J”的专业为交叉学科专业。 3.0551翻译硕士、035102法律(法学)、125300会计(全日制)基本学制为2年,其他专业均为3年。

硕士招生

  • 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二、招生类别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我校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就业方式为非定向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除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取多种形式和灵活时间在职学习,就业方式为定向就业。三、招生专业及计划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或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ouc.edu.cn)查看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

博士招生

  • 为确保我校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科学、规范、公平、安全实施,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章程。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学习方式与就业方式(一)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二)博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须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